视频版讲解
概述
用户路径分析主要用于分析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路径分布情况。它将用户访问产品的每一个操作(如打开 APP、浏览商品、点击按钮、提交订单等)视为一个 “节点”,通过串联这些节点,形成用户本次访问产品中的一次会话,最终呈现出这个会话从”入口“到”目标“的完整行为。
例如 :可以分析用户在访问了某个电商产品首页后,有多大比例的用户进行了搜索?有多大比例的用户访问了分类页?有多大比例的用户直接访问的商品详情页?
用户路径分析
功能入口 : 分析 > 用户路径分析 。
- 选择 事件 。
- 点击 添加筛选或分组 按钮,可以为每个事件添加筛选条件或分组,一个事件最多添加一个分组。
- 设置 事件定义 。设置某个事件为分析的起始事件或者结束事件。也可通过右侧的 添加筛选 按钮为该事件添加筛选条件。
- 设置 全局筛选 条件。
- 设置 Session 间隔 。
- 选择 时间 。
- 点击 查询 按钮。
支持按虚拟事件为主体进行结果分流 :
- 若参与事件选择了虚拟事件,则会直接展示为虚拟事件。
- 若虚拟事件和其包含的元事件都在参与事件中,则该元事件按照(起止事件、虚拟事件、元事件)优先级进行归属。
- 若多个虚拟事件包含相同的元事件,则该元事件按照事件筛选列表顺序归属于第一个虚拟事件。
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以 桑基图 形式展现,以目标事件为起点或终点,详细查看后续或前置路径,可以详细查看某个节点事件的流向。
点击右上角的 导出 按钮,可以一键导出 桑基图 便于用户汇报应用。
高亮显示当前路径
如上图所示,点击要查看的节点,选择高亮当前路径,即可查看经过该事件的 Session 。
查看节点详情
对于每个事件节点,可以点击该节点,选择 查看节点详情 ,即可查看当前节点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事件名、分组属性值(如果有分组的话)、合计、后续事件统计、流失、后续事件列表。其中 后续事件列表 会详细列出当前事件的会话数和分组值(如果有分组的话)。更进一步,可以点击每一行末尾的图标查看对应的用户列表,进而查看每个用户的行为序列。
值在详细信息中展示的是会话数,并不是用户数, 所以会话数和用户列表中的用户数不一定一致。
V3.0.2 版本前用户路径分析最多展示 20 个节点,且不可调整。
V3.0.3 版本后支持配置路径步骤。
起始/结束事件支持分组展示
这里并没有为起始事件或结束事件单独设置添加分组的选项,而是在设置查询条件时统一添加。
计算口径
如上文所述:桑基图是对用户 Session 会话的展示,Session 间隔是指用户触发的两个相邻事件(此处的相邻事件仅包含路径分析中选择的参与分析的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长超过了设定值,就代表本次会话结束,并将这两个事件切割到不同的 Session 会话中。
例如设置如下条件:
参与分析的事件选择:A B C D E F
设置 Session 间隔:20 min
日期控件选择:2025 年 1 月 1 日
计算过程:
- 某个用户在 1 号的完整行为序列为:E A B Y A G D F E A R F C F D
- 过滤掉未选择的事件 Y G R 后,参与路径分析的行为序列为:E 5min A 10min B 15min A 30min D 10min F 5min E 20min A 3min F 12min C 19min F 28min D
- 根据 Session 切割时长,该用户的行为会被切割为以下几个会话:
Session 1: E-A-B-A
Session 2: D-F-E
Session 3: A-F-C-F
Session 4: D
情况一:设置 A 为起始事件,则 Session 2、Session4 不会在桑基图中展示,展示效果为:
Session 1: A-B-A
Session 3 : A-F-C-F
情况二:设置 F 为结束事件,则 Session 1、Session 4 不会在桑基图展示,展示效果为:
Session 2: D-F
Session 3: A-F-C-F
常见问题
使用路径分析时,应该如何选择事件?
在选择参与分析的事件时,通常需要根据本次分析目标,选择关键事件来排除用户的无关行为(如用户偶尔的”刷新页面“、”返回首页“等)。例如,若目标是分析 “用户购买路径”,核心节点可定义为:进入首页→搜索 / 推荐→商品详情→加入购物车→提交订单→支付完成;若目标是分析 “用户注册路径”,核心节点可定义为:点击注册→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填写信息→注册完成。
用户路径分析中的 Session 间隔是什么意思,应该如何设置?
此处的 Session 间隔与 Session 分析中设置的间隔时长是一个道理,即同一个用户触发的两个相邻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设定阈值,就代表本次会话结束(相邻事件仅包含所选择的参与分析事件)。
用户在设置间隔时,需要根据本次分析的目的以及产品特点来合理设置。例如:如果需要分析用户在 一次连续 的使用过程中完成的具体操作流程,则可以设置一个相对较短的 Ssession 间隔,以确保路径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如果需要分析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总体的行为趋势,则 Session 间隔可以适当延长,以便更全面的涵盖用户行为。
用户路径分析桑基图中的数字是代表用户数吗?
不是的,数字代表 Session 会话数。用户路径分析是基于会话的分析,一个 Session 会话即代表一次完整的访问。
用户路径分析中设置起始事件和结束事件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起始事件是用户路径的开端,用于观察用户触发某个特定事件后的后续行为流程。若选择某一事件为起始事件,则会在所有符合条件的会话中,从前往后找到会话中最先发生的该事件,并以此截取后续事件并计算行为路径。
结束事件则是用户路径的终点,用于观察用户达到某个特定事件的前向行为。若以某一事件为结束事件,则会在所有符合条件的会话中,从后往前找到会话中最后发生的该事件,并从此向前截取前项事件计算行为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