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看每日的 PV 和 UV?
如果是 App 端产品,可使用神策的全埋点事件 App 启动事件 查看每日的 PV 和 UV。(App 启动事件的触发时机为在开启全埋点的情况下,每次打开 App 或者从后台唤醒 App 时,都会触发一次 App 启动事件)
如果是网页端的产品,可使用网页端全埋点事件 Web 页面浏览事件 查看 PV 和 UV。(Web 页面浏览事件的采集时机是在开启全埋点的情况下,打开页面时,即会采集一个 Web 页面浏览事件)
怎么查看页面停留时长?
神策预置的 Web 页面浏览、App 页面浏览、小程序页面浏览 事件,默认是不采集每个页面的浏览时长。如果想分析每个页面的浏览时长,有两个办法:
- 客户需要自定义埋点采集每个页面浏览时长属性,这样计算的结果更精确,但是埋点比较耗时。
- 使用 Session 分析,通过 Session 的定义,大致计算出每个页面的浏览时长(大致的含义是 Session 定义不同,每个事件的时长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同),然后再分析时长相关的指标。下面以 Session 分析,介绍如何分析 Web 端页面浏览时长。(App 端和小程序端的分析类似,Session 包含的事件需要换成 App 页面浏览/小程序页面浏览事件)
首先定义一个 Session,包含的事件为 Web 页面浏览事件,切割时间设置为 30 分钟(经验值)。
其次,按如下截图查询页面的平均访问时长
如何查看 App 使用时长?
神策全埋点事件 App 退出 默认会采集本次访问 App 的使用时长(从 App 启动到 App 退出的访问时间间隔),可以通过查看 App 退出的事件时长均值查看访问 App 的使用时长均值。
如何创建购买转化漏斗?
选择漏斗分析模型,创建一个新的漏斗,在漏斗内选择你定义的购买转化行为事件,比如定义漏斗转化的步骤为:浏览商品详情 > 加入购物车 > 提交订单详情 > 支付订单详情,创建完成之后,即可查看到对应漏斗的转化过程。
为什么神策查询的数据和第三方平台/自己业务数据库统计的数据不一样?
和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对比
由于不同平台的采集数据的逻辑和计算规则可能不同,单纯只对比统计结果的意义不大。在对比神策分析的统计数据和第三方平台统计的数据进行对比时,可先确认两个平台采集数据的逻辑和计算规则是否相同。
目前神策支持的对比平台包含 百度分析、谷歌分析、友盟。其他平台不建议对比,如需对比,需提供第三方平台的采集数据的逻辑说明、计算规则说明、以及对应的查询条件和查询结果,让神策值班同学协助排查。
和自己业务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比
比如,神策分析采集的注册事件的用户数和客户自己业务平台的用户数对比有差异。可按如下思路查询:
- 首先确认神策分析采集的事件和客户自己业务库数据的采集逻辑是否一致,采集数据的逻辑不一致,则无法对比数据是否一致。
- 其次确认查询的计算规则和标记用户的规则是否一致,计算规则和标记用户的方式都直接影响统计结果。神策分析各指标的计算规则和用户标记方式可参考神策的官方文档。
- 然后确认是差异的占比是多少,是否每天都有差异,以及差异是否稳定。
- 让客户根据用户信息,查询具体哪个用户在神策系统/客户自己业务数据库中有缺失,然后再查询这个用户在神策系统中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