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档内容为神策产品使用和技术细节说明文档,不包含适销类条款;具体企业采购产品和技术服务内容,以商业采购合同为准。
初始化 SDK 后,通过调用以下代码,开启调试日志,通过 SA.
关键字筛选,可点击此链接查看更多详情。
//开启调试日志
SensorsDataAPI.sharedInstance().enableLog(true);
方式一:通过调试查看数据,可参考此文档配置 (如果是业务人员建议使用此方法)
方式二:在本地代码中,开启调试日志后,查看日志中的 distinct_id
字段,即为神策标识用户 ID 的字段,然后在神策分析中通过搜索用户定位到具体的用户。如何搜索用户,可查看文档
开启了全埋点,为什么应用退到后台,没有退出事件?
Android 在 2.0.3 版本加入了 30 秒的 session 机制,用户退出 App 到后台 30 秒的时候,才会触发退出事件, 之后再启动 App,才会触发启动事件,可点击此链接查看更多详情。
目前 SDK 支持 RN、Flutter 等第三方框架,可点击此链接查看更多详情。
可在 GitHub 上查看源码及更新日志。
我们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数据接入方式:使用批量导入工具 BatchImporter 导入历史数据;使用 LogAgent 监控日志文件增量实时导入数据;或者使用各个 SDK 来实时导入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具体可以参考这部分的说明。
默认情况下,iOS、Android SDK 都采用非常保守的发送策略,以保证用户体验为核心,具体策略如下:
普通模式 (非 Debug)
login
外,所有 track
/ profile_set
/ profile_append
等操作,均先缓存在本地,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以下任一条件,且当前网络为 3G/4G/Wifi 时,发送数据;login
操作,当网络为 3G/4G/Wifi 时立即发送所有数据,否则缓存在本地;onPause
中尝试发送;didEnterBackground
中尝试发送;Debug 模式
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调用 flush
发送数据。当数据发送失败时,会继续缓存在本地,直到发送成功。当缓存数据量过多时,会删除最旧的 100 条数据,然后再存入新的数据。其中 Android 默认缓存数据量阈值为 32MB,iOS 为 10000 条。
在 iOS 或 Android SDK 初始化后,用户可以调用 API 修改发送条件,如设定缓存累积条目数、发送时间间隔以及是否在 App 进入后台时发送数据,具体请参考 iOS、Android SDK 的文档。
注:本文档内容为神策产品使用和技术细节说明文档,不包含适销类条款;具体企业采购产品和技术服务内容,以商业采购合同为准。